秦汉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,其所创造的辉煌文明成就,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。为了更好地解读秦汉文明,陕西历史博物馆融媒体平台推出【秦风汉韵】栏目,透物见史,讲述秦汉故事。
鎏金铜锺
鎏金铜锺,西汉,通高48.9 厘米,口径18.2厘米,腹深41.5厘米,重9.735 千克,西安市长安区出土。
直口束颈,鼓腹。在器腹两侧有对称的铺首衔环双耳,圈足。器表通体鎏金,以黑漆绘出图案,颈部饰几何纹,腹部饰卷云纹。
在汉代,壶和锺实际上为同形异名之器,都是用来盛水或酒的容器,不过锺又代表一定的容量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赵注:“锺,量器也。”《说文·金部》“锺,酒器也。“
鎏金是用溶解于水银的黄金即“金泥”,涂在铜器的表面,再用火温烤,使水银蒸发,金粉即固着于器物表面的一种装饰技术。这种工艺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,到汉代时日臻完善,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但古代鎏金工艺一般多用于装饰品,似这种通体鎏金的用器较为少见。这件鎏金铜锺造型精美,是汉代鎏金器中的精品。
参考文献:
冀东山主编.《神韵与辉煌——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鉴赏 青铜器卷》.三秦出版社.
从《长安十二时辰》解读大唐风华(一)——从“头”说起
从《长安十二时辰》解读大唐风华(二)——脂泽粉黛
从《长安十二时辰》解读大唐风华(三)——大唐遗宝
从《长安十二时辰》解读大唐风华(四)——粟特风情
从《长安十二时辰》解读大唐风华(五)——云想衣裳
从《长安十二时辰》解读大唐风华(六)——熠熠铜镜
展开全文
从《长安十二时辰》解读大唐风华(七)——长安娱乐
从《长安十二时辰》解读大唐风华(八)——玉盘珍馐
彩陶|跟着祖先学制陶,教你称霸陶艺室
彩陶|人面鱼纹盆 子非鱼,却知鱼之乐
玉杂 | 小棍棍的数学大智慧“问君能有几多筹”
金银|唐朝银饼饼的自述,请叫我富贵儿~
青铜 |来自西周的关爱提示:勤洗手 少生病
玉杂| 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——水晶多曲长杯
杂器| 理科钢铁直男的爆款数学课,速来围观
壁画|您的好友唐墓壁画邀请您:像爱护文物一样爱护动物
金银|穿越千年的绝美头饰
玉杂|隋唐玻璃器:愿你通透 纯净 无瑕
金银|从秦公一号大墓金器一组浅谈秦国金器
青铜 | 龙的自述
青铜|函皇父鼎: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青铜器
青铜器|带你走近秦国的“大橙武”——青铜剑
(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